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经验交流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经验交流研讨会
2022年05月05日

4月15日下午,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积极响应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全省高校开展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相关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形式组织开展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经验交流研讨会”教研室思政课教师代表交流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的具体做法,以及今后如何进一步讲好抗疫故事阐释伟大抗疫精神把伟大抗疫精神和思政课教学更好结合起来的教学思路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淑英主持会议。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蔺奥讲了关于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第一,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相融合;第二,把伟大抗疫精神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结合起来;第三,通过国际国内双维度比较来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第四,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正确思维方式看待我国疫情防控工作。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王蕊讲到,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可以围绕五个结合点来完成和实现。第一,点线、点面、详略相结合;第二,课堂讲授与课后追踪反馈相结合;第三,疫情暴发初期的援鄂案例与时下抗疫过程中的案例相结合;第四,网络上的新闻报道、热门案例、人物事迹与身边的抗疫故事相结合;第五,教师讲和学生讲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栾林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加深对抗疫精神的理解,并将抗疫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在教学中,主要从“抗疫实践和抗疫精神”的实践和认识关系、抗疫精神所具有的价值引导意义、抗疫精神中体现出的辩证思维、抗疫精神所具有的人民性、抗疫精神中所蕴含的世界影响和世界意义等角度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加深对抗疫精神的理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赵倩讲到,抗疫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路径。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的关系。抗疫精神表现出的守望互助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习俗传承,最美逆行是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的体现。第二,社会治理和民众动员能力。抗疫是中西比较的绝佳视角,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尝试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联邦制等体制,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民心所向,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第三,西方傲慢与偏见。抗疫过程中西方对中国抗疫的失实报道,是近代以来中国威胁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反映,结合近代史分析,可以打破西方话语束缚,讲好中国故事。

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郑尚植讲到,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要通过创新课程思政模式,挖掘课程内容与伟大抗疫精神相关的思政元素,发挥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积极运用“头脑风暴”和“主题辩论”的方式对于抗疫背后的是非学理问题进行讨论,从而真正实现伟大抗疫精神的“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申东镇分析了形势与政策课在落实“伟大抗疫精神”进课堂方面的主要措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疫情暴发以来到我国抗疫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疫情逐渐趋于稳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主要围绕伟大抗疫精神的解读、抗疫斗争与制度优势、抗疫斗争的经验与启示等内容展开,讲清楚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第二阶段是当前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多点暴发的背景下,立足我国疫情防控具体实践,深入解读党中央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的同时,面对一些不真实、不客观的言论在网络上扩散蔓延做好解疑释惑,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增强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构筑起同心抗疫的坚固精神防线,发挥稳定人心、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作用。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淑敏发言强调思政课教师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合思政课教学,既要讲好援鄂抗疫故事,也要讲好当下抗疫案例,更要认真学习宣讲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

学院院长朱成全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各个教研室代表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学院教师能够把这次经验交流研讨会所总结分享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思路具体落实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讲好抗疫故事,切实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

通过这次经验交流,学院教师进一步强化了对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重要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的具体思路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