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1952年建校时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7年后,历经政治经济法律系、政治理论教研部、马列主义教学部、经济学系、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社会学系等几度变迁,2007年组建成人文学院,2011年4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任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2013年,学院获评“第二批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2016年,学院获评“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学院获评东北财经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多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等称号;入选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担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省党建研究会特聘研究员等社会兼职。
学院设有6个教学基层组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拥有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辽宁省高校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辽宁省高校示范观摩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省级一流本科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省级高校一流思想政治理论课、省级高校示范观摩思政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为省级高校示范观摩思政课。学院教师有多人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特等奖、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奖项。教学团队曾荣获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教师指导研究生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分析锦标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优胜奖,辽宁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二等奖,以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学院拥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东北财经大学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为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学院在做强做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突出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特色,又突出了经管高校特色。学院现有5个研究平台: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地、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大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人权研究与教育中心。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含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及专项项目10余项,获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专著10余部;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辽宁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等奖项近10项;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百年大党面对面》编写,并获中宣部理论局感谢信。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原则,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团结一致,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努力发挥好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向着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目标奋勇前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主要研究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是一个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研究基本经济制度,又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角度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既从狭义的理论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从广义的理论视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专业主要培养中高级理论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高校、国家和省市级政府机关、银行、各类大中型企业等,从事教学、研究、决策咨询、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制度经济学、经济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管理学、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它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认识现实社会问题。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是全国同类学科中形成和发展历史较早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良好的学风、较强的分析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
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西方哲学史、经济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规律,并从中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学科。本学科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殊规律,以及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正确的理论方向,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历史必然性、发展过程以及最新发展动态,并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将所学知识同实际相结合,具有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以便胜任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宣传以及党政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经济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的中国化”两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方面。本学科旨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成果、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与阐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尤其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科研专门人才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毕业生就业方向宽广,适合从事党政工作;在高等学校、各级党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在新闻、出版机构从事编辑、理论工作等等。
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专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当代社会发展专题研究等。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研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根据当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与需要,按照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并借鉴吸取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学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系统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或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伦理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管理、当代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等。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他热点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就、深入了解本学科前沿成果、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能够进行独立研究的理论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政机关理论宣传和组织工作、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党群部门的管理工作等。
主要课程有: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中国近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专题研究、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等。
202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参考书目:
撰稿:王征 审核:郑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