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大连日报》:以智慧课堂建设为载体 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大连日报》:以智慧课堂建设为载体 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2025年01月07日

杨波 帅彦竹 陈冲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打造思政课智慧课堂,推动思政课建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推动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思政课智慧课堂以智能化教学场域创建为抓手、以数字资源库建设为保障、以数字化学习平台为依托,实现了思政课教学情景的“智能化”、教师教学的“精准化”和学习互动的“立体化”,成为新时代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新质驱动”。

创建智能化教学场域

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打造思政课云参观,通过引入“双重代入教学法”即“情景代入+思维代入”,为思政课增添更深的层次感和更强的吸引力。比如,我市重磅推出的线上教学小程序“红色地图”,成功地将全市20余家党员思想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搬到了线上,学生在科技的支撑下,可“不受时空限制”地“亲临”这些展馆,有利于在情境体验中自觉形成对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也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打造思政课云课堂,依托“多元适配教学法”即“内容适配+进度适配”,为思政课开启了灵活式教学新篇。将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搬到“云端”,通过制作微课、微电影、短视频、动画、动漫等在线教学产品,不仅实现了学生学习由“说教式”向“共享式”“体验式”“观摩式”推进,使他们可以“摆脱统一进度束缚”地“畅游”知识天地;也实现了学生学习由“小课堂”向“全国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扩展,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也打破了时空地域限制,使得不同地区的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参与深度学习。这种“互联网+”与“用户思维”相结合理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打造思政课云互动,运用“双环引导教学法”即“问题引导+反思引导”,为思政课注入创新活力与深度思考空间。借助智能交互平台,学生能够“突破思维局限”地“投身”热烈讨论,线上直面复杂社会议题,开启深度思考之门。通过教师巧妙设置的问题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层层剖析,多视角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真谛。在交流互动后,设置反思环节,不仅使学生能够在逻辑推理与辩证思维上得到有效锻炼,同时也构建了更具挑战性的思维场域,促使他们在互动反思中逐步培育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创建数字资源库

营造“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

创建数字化思政课教学资源库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它提供了多样化教学资源融合、教学素材自由组合、多级存储等功能,可高效应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全面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数字资源库是一种大型思政教育数据库系统,一是思政课的视频课程、教学课件、课程讲义、习题试卷等教学资源库,实现了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优秀思政课教学展示库、教学案例库、教学重难点问题库、系列思政主题微课库、“行走的思政课堂”网络资源库、理论云宣讲微视频库、“我心中的思政课”优秀微电影库等多种主题资源库,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精彩纷呈,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素材供给;三是高品质开放式网络思政课程,通过打造网络思政微课、微专题视频讲座和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极大地赋予了学生自主抉择学习路径与进度的权利,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四是资源库包括了云端“知识树”,通过采取自顶而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构建路径,深挖思政课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思政课的核心概念和范畴,以智能生成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单元,将思政课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魅力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

营造“网聚人心”的教学效果

借助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数字化学习平台,有效整合思政课的优质资源,通过动态分析和实时交互,可实现资源推送个性化。

有效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一方面可使思政课由过去的“单一式”接受转变为智能的“菜单式”选择,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灵活生动。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资源推送的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和兴趣点,智能推荐最合适的学习材料。同时,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思政课教学策略和内容,可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帮助与指导。另一方面,数字化学习平台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互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思政课学习体验和途径。例如,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引入,就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访问高质量的思政课,课程中设置的讨论区和在线问答平台,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展开互动交流与知识分享,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各类在线课程、视频讲座和讨论论坛,使得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这种灵活性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习动力,思政课也借助“智慧+”实现了“网聚人心”的教学效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思政课话语有效性的增值评价研究”(22VSZ07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分别系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讲师,硕士研究生)

 

报刊:大连日报

版面:08版

日期:2025-01-06

 

转自东北财经大学官方网站